查看完整版本: 鐘錶的炫技&日內瓦印記十二法則
頁: [1]

alex5710 發表於 2009-5-22 11:10 PM

鐘錶的炫技&日內瓦印記十二法則

本帖最後由 alex5710 於 2009-5-24 01:44 PM 編輯

鐘錶的炫技
鐘錶從最早的計時工具演變到今天價值不菲的奢侈品,是一個漫長的過程。最早為滿足日常生活這樣或那樣的實用裝置,飽含著他們豐富的歷史內涵,夾雜著他們複雜的結構,以千變萬化的面孔,在眾多國際鐘錶品牌製錶技術大比拼中,被推上炫耀的舞臺。


陀飛輪

但凡對鐘錶有些許關注的人,都對陀飛輪三個字耳熟能詳。這幾年中,它從古老的寶璣先生發明的字典中走出來,一躍成為製表界絕對熱門和時髦的詞彙。儘管常常聽到一些人在大談哪些表又出了陀飛輪表款之後,仍不禁問道:“陀飛輪到底是什麼呀?”

寶璣先生的年代還是懷錶年代。當人們把懷錶垂直放入口袋中,或水準拿在手上看時間,為懷錶提供動力的擺輪,會因為懷錶角度的改變,受到地心引力影響,擺動得得時快時慢,這樣的結果勢必影響懷錶的走時準確性。而陀飛輪,就是把擺輪和負責儲存、釋放懷錶動力的擒縱機構,放在一個像籠子一樣的裝置當中,並以穩定的速度不斷旋轉,以消除地心引力帶來的影響,讓表走得更加準時。

寶璣先生絕不會想到兩百多年後的今天,這個當初專司一職的實用裝置,今天卻成為各品牌比拼製表技藝的標誌性裝置。製表師們不停地沉醉於陀飛輪的製造和新形式陀飛輪的創造過程中。於是,這個積澱著豐富的歷史內涵、在製造技術上可以不斷花樣翻新、外觀形式上又很有搞頭的小傢伙——陀飛輪,毫無疑問地被推到了鐘錶品牌商業運作的前臺。

寶珀的偏心陀飛輪、歐米茄的中置陀飛輪、格拉蘇蒂的飛行陀飛輪、GREUBEL FORSEY的傾斜30度陀飛輪、寶璣的雙陀飛輪以及被公認製作難度最高的積家球型陀飛輪,都是在這樣的一場大比拼中粉墨登場的重要角色。


動力儲存

也叫能量顯示,直觀地來看,就是在錶盤上通常會有一個表示動力儲存的顯示窗,也叫能量顯示視窗,隨時提醒表的主人“該上發條了”。以機械裝置提供動力的鐘錶,如果不及時上發條,就有可能走得不准,甚至停下來。最早的動力儲存出現在幾個世紀前的航海鐘上,當時在海上航行的船隻,要依賴走時精准的航海鐘來測算經度和確保航行安全。

但到今天,動力儲存無疑也和陀飛輪一樣,成了製表技師展現其超卓工藝的標誌之一。鐘錶業界評價動力儲存優劣的標準主要有兩個:一個是長動力,也就是維持手錶走時的動力儲存時間越長越好。第二是能量遞減的速度越均勻越好。如果一隻手錶越來越快地衰減掉它的能量的話,就會走得不准。所以,手錶儲備的能量越長,衰減得越均勻,對製錶技術的要求也就越高,表越難做。

積家的三問報時腕表(MASTER MINUTE REPEATER ANTONIE LECOULTURE),具備15日動力儲存(也有人稱之為15日鏈)是當今動力儲存最長的表款。

萬年曆

從中文的字面意思看來,萬年曆表似乎是一萬年也不用調校,即可真實地反映每一天的時間運轉。一般的計時表,到了大月小月和閏年,必需人手調校。而萬年曆表簡言之,就是那種不用手調就可以自己報出年、月、日甚至閏年、閏月,以及月相和星相的表。然爾最神奇的是,這一系列動作,都是利用機械構件之間互相帶動來實現的。所以在設計裝配機心之前,就要進行精密的計算,才能把曆法在錶盤上直觀地表現出來。萬年曆表的前身是天文鐘,節氣在農業社會中的重要作用是天文鐘誕生的緣由。隨著曆法的演變,天文鐘也隨之改變著,顯示的體現也越來越細分和精確。從最早顯示年、月、日、星期,到時、分、秒和月相、星相。


計時碼表

最早的計時碼表出現在1802年的巴黎皇家賽馬會上。當時鐘錶匠特別為比賽製造了一枚計時器。計時器的指標上裝置了一個墨囊,墨滴在比賽開始時和結束時分別在錶盤上留下痕跡。這也就是今天計時碼表的名字——CHRONOGRAPH的來歷,拉丁文中它有“時間的書寫”之意。

令人遺憾的是這種計時器不能在使用完一次後,讓計時指標迅速回到十二點位置,重新開始下一次的計時,因此實用性也就不高。在手錶上把這一過程稱為“歸零”。到了十九世紀中期,計時器就改進為“開始——停止——歸零”三步來完成,實用性大大提高了。1860年左右,體育賽事中有了為兩個同時出發的選手計時的需要,於是雙秒針追針計時器應運而生。

在今天,沒人會買一隻十幾萬的追針計時碼表,為偶爾出席的賽馬會或田徑比賽計算時間。如前所述,計時碼表的功能在當代的生活中,也和很多手錶功能一樣,早已失去單純的實用價值,而轉變成一個製表工藝高超的標誌了。


問表和鬧表


關於問表的誕生有兩種說法:一個是十七世紀英國人製作了第一隻問表,目的是在黑夜中聽鐘錶報時。而另一種說法是,當時的皇宮貴族崇尚另類生活方式的產物——用耳朵聽時間。

中國的語言真的很有趣,問表,說白了,就是當你想瞭解時間的時候,去問你的表。你可以按動問表按扭,音錘就會通過敲打音簧發出不同次數的聲音,來報出時間。問表分兩問表和三問表。兩問表可以報出時、刻,比如,現在是兩點三刻。而三問表是問表中製作難度最高的,可以報出時、刻、分,除了幾點幾刻外,它還能回答你現在是幾分。

現今對問表製造最高境界的追求,是三問表打簧聲音的動聽程度,和報時的時候發出音律的三問表。比如積家的水晶打簧,聲音動聽悅耳,不同於一般的金屬音簧。芝柏歌劇院2號、昆侖的三問教堂鐘聲,都標誌著三問表製造的最高境界。正如人們說,每季的時裝潮流變換是設計師和時裝品牌共同策劃的一場陰謀。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鐘錶炫技,也在鐘錶品牌的商業運做中、鐘錶技師對技術的無休止的追逐中、和表迷們無限熱望的癡迷中,一次一次被推上歷史舞臺。



日內瓦印記十二法則


1.機芯內所有零件,包括添加的機械裝置,其工藝必須達到12法則的嚴格要求,並接受抽樣檢驗。所有鋼制零件的邊緣必須經過打磨,切面順滑,螺絲頭要打磨或經過修圓,而所有的可見的邊緣與狹縫必須去角。
2.機芯需固定於鑲有紅寶石、打磨完好的發條車與棘輪裝置上,而紅寶石鑲孔需精細打磨。表橋的部分,寶石需經半鏡面處理,鑲孔打磨順滑,中央輪底部寶石,則不在限內。
3.擺輪遊絲必須用環頸、有頭栓的滑動式座片固定,以可調式螺旋栓亦可。
4.固定或可旋動的指式刻度可標示於固定裝置上;超薄的機芯不在此限。
5.擺輪旋動幅度不定的調節裝置,需達到上述兩項要求。
6.發條部分的所有齒輪必須去角,傳動環經過打磨。只有厚度少於或等於0.15mm的齒輪,表橋可以寬鬆處理。
7.在齒輪傳動序列上,所有支軸的尖端及小齒輪的兩面均需打磨。
8.在擒綜爪趨使的橫幅擺動,必須由固定的夾版控制,不可是釘或栓。
9.在擒縱裝置的要求上,擒縱輪重量需輕。大型的擒縱輪厚度不可超過0.16mm,而擒縱輪直徑小於18mm者,厚度不可超過0.13mm。其鎖定面需經打磨。
10.所有的機芯需有防震裝置。
11.在上煉機芯方面,棘輪與表冠輪的規格需按規定模式。
12.不可使用鐵絲做遊絲。

轉自Xocat Forum

PS:說實在的,錶的炫技裡面大部份都沒有較實際的功用(做為錶廠的噱頭及技術上的炫耀罷了)
硬要選的話,我認為"動力儲存"可能還比較實用!

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<div></div>
頁: [1]